Workflow
收到迪斯尼110页诉讼起诉,却让用户疯狂,Midjourney到底做了什么?
36氪·2025-06-26 10:02

公司概况 - Midjourney是一个基于Diffusion模型的AI图像生成平台,用户通过输入文字描述(Prompt)即可生成高质量图像,强调风格化、美学控制和用户体验 [4] - 公司成立于2022年,团队规模不足50人,未进行外部融资,但已实现年营收2亿美元,人均产出超500万美元 [6] - 产品完全依托Discord社群运营,注册用户超1600万,形成独特的共创文化 [4][6] 产品创新 - 颠覆传统设计工具交互模式,采用"文本提示→图像生成"的对话式交互,消除复杂界面和操作流程 [7][10] - 首创"社群即产品"模式,用户通过Discord公共频道实时分享作品和Prompt,形成集体创意工作坊 [11][13] - 技术底层聚焦"感知放大"而非功能叠加,实现从技术操作到意念表达的范式转换 [9][23] 商业模式 - 采用订阅制按需付费模式,核心用户为非专业创作者和小型内容团队,年营收达2亿美元 [6][15] - 催生Prompt经济新生态,衍生AI美术指导、Prompt设计师等新兴职业 [6] - 拒绝传统商业化路径,不开放API接口,坚持"慢商业、重内核"战略 [28][29] 竞争策略 - 错位切入非专业创作者市场,避开与Adobe等巨头的功能竞争,构建平行价值网 [14][15] - 通过Discord社区自下而上扩张,从游戏社区、数字艺术爱好者等边缘群体切入主流市场 [16][18] - 重新定义创作关系链,将"人-工具-作品"转变为"想象驱动+AI生成+社交共创"的新范式 [16][19] 创始人理念 - 核心理念为"AI是人类想象的引擎",主张技术应扩展而非替代人类创造力 [20][22] - 推行创作平权主义,通过极简交互降低专业门槛,打破传统创意工具的精英垄断 [24] - 在产品中注入独特AI美学,鼓励秩序中的混沌美,追求诗意共鸣而非流水线风格 [30] 行业影响 - 挑战传统内容巨头的审美主权,推动视觉创作从机构垄断向个体赋权转变 [1][25] - 开创生成式AI的社区驱动模式,证明小团队可通过范式创新实现行业颠覆 [35][36] - 展示AI与人文理想的结合可能,为技术发展提供"唤醒可能"的新方向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