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环境部:研究重点产品碳足迹因子,打通管理“全链条”
第一财经·2025-06-26 10:55

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进展 - 生态环境部正加快推进煤电油气、钢铁、水泥、石化及交通等重点领域产品碳足迹因子研究,探索全链条管理[1] - 国内已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两大基石"(规则标准+因子数据)和"三项制度"(标识认证、分级管理、信息披露)[1] - 截至2024年底发布70余项碳足迹核算国家标准和100余项团体标准,电力碳足迹因子已投入应用[1] 政策与标准建设 - 15部门联合印发《碳足迹管理体系实施方案》,明确22项任务覆盖全流程和全产业链[2] - 政府计划将产品碳足迹要求纳入政府采购标准,涉及绿色建材等8类采购需求[2] - 生态环境部将优先推进基础能源和原材料领域碳足迹因子研究,推动国际数据互认[6] 商业应用创新 - 阿里巴巴"88碳账户"和京东"青绿计划"分别展示356万件低碳商品,建立消费者碳行为激励体系[3] - 建设银行推出"碳数贷"支持中小企业碳管理,民生银行落地全国首笔2000万元汽车碳足迹挂钩贷款[5] - 兴业银行长春分行发放2900万元碳足迹挂钩贷款,利率与制造企业碳排放量动态挂钩[5] 区域实践与金融支持 - 青海省为460家企业建立碳账户,四川省发放超10亿元碳足迹贷款[6] - 湖南省通过碳账户平台完成274份碳核算报告,29家企业获1.8亿元授信[6] - 金融机构正通过差异化利率将碳减排成果直接转化为企业经济效益[5][6] 国际协作方向 - 生态环境部计划推动国内核算标准、因子数据及人员资质获得国际认可[7] - 将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以提升话语权,强化产业链减污降碳协同效应[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