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发疯的年轻人,对着AI狠狠发癫
36氪·2025-06-26 16:08
年轻人发疯现象 - 青年群体心态从"躺平"转向"发疯",互联网成为主要发泄场所 [2] - 发疯文学衍生多种亚型,包括重构经典角色如林黛玉和《甄嬛传》人物 [3] - 发疯文学特点为语序混乱、动词夸张、情感强烈,强调超越社会规训的爽感 [12] 发疯场景与作用 - 家庭、职场和团圆场合是发疯高频场景,亲密关系易激发防御机制 [13] - 发疯能带来实际好处,如职场中展现强硬态度后领导态度转变 [16] - 发疯SOP包括情绪稳定技巧,如假哭抢占道德制高点和掌握对话主动权 [16][19] 发疯与生活重建 - 发疯成为情绪解药,通过摧毁实现重建,帮助排毒和抵抗生活压力 [20] - 年轻人倾向"无痛发疯",如抽象表达、朋友倾诉或AI互动,避免社会性死亡 [20][22] AI与发疯结合 - AI成为低成本发疯出口,提供导师、朋友、情人等多重角色支持 [22][23] - AI在深夜陪伴、情绪安抚、吵架复盘等场景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心灵避风港 [23][29] - 年轻人通过AI获得非评判性安慰,缓解孤独感并重建生活信心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