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部门整治不法贷款中介乱象 - 金融监管部门持续保持高压态势,重拳整治不法贷款中介乱象,整治工作已初见成效 [1] - 不法贷款案件背后往往隐藏着金融腐败问题,多家银行基层员工因与贷款中介进行利益输送被判刑,涉案罪名主要集中在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1] 不法贷款与金融腐败案例 - 某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个人金融部客户经理余某在2016年至2023年期间,利用审核个人贷款的职务便利,收受贷款中介贿赂高达130余万元 [2] - 某银行支行零售部副经理张某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明知贷款中介存在虚构公司身份、伪造经营场地和贸易合同等行为,仍为其客户虚假贷款申请提供帮助,非法收受好处费24万余元 [2] - 某股份制银行中心客户经理唐某在2018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间,为贷款中介及其客户违规办理贷款审批,收受转账合计17万余元 [2] 不法贷款中介运作模式 - 银行"内鬼"与贷款中介的勾结已形成一套成熟的运作模式,中介负责招揽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并进行"资质包装",银行内部人员则利用职务便利放松审查标准 [3] - 不法贷款中介惯用"资质包装""虚构贸易背景"等手段,并通过"还旧借新"、提供短期"过桥资金"的方式收取高额利息,形成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3] 金融黑灰产的危害与根源 - 银行"内鬼"与外部黑灰产势力的勾连形成极具破坏力的犯罪链条,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严重破坏金融体系的诚信基础 [4] - 此类犯罪的根源包括暴利诱惑与低成本、银行风控机制存在漏洞、部分银行业务扩张时忽视风控技术升级 [5] 监管部门的多重防线 - 《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强制要求金融机构设立首席合规官,从源头上遏制内部违规行为 [6] - 《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工作的规定》正式施行,标志着金融犯罪案件移送工作进入规范化、制度化阶段 [6] - 2025年至今监管机构已开出超3.5亿元罚单,直指贷款审查不严、信息披露违规等突出问题 [6]
判刑又罚款,银行"内鬼"勾结贷款中介案遭重罚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26 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