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无聊
虎嗅·2025-06-26 19:19
无聊的心理学研究 - 无聊被定义为"对欲望的欲望",是一种认知状态与"舌尖现象"类似,感觉缺少什么但无法明确表达 [2] - 无聊研究领域在过去几十年蓬勃发展,相关学术会议和论文数量显著增加,包括《无聊研究文摘》等专著出版 [3] - 研究者区分了一般性无聊和存在性无聊,前者是短暂的精神倦怠,后者是现代性产物带来的空虚感和疏远感 [8] 无聊的社会经济背景 - 无聊与现代资本主义密切相关,闲暇时间增加和意义感缺失导致更多人期望生活有趣却常感失望 [4] - 工业社会将工作与闲暇严格分离,使工作更加单调,同时城市环境中存在过多需要集中注意力的要求 [4] - 行政工作大幅扩张导致"狗屁工作"现象,使欧美地区许多人从事自认为无意义的工作,加剧无聊感 [10] 无聊的测量与研究 - 研究者开发了"无聊倾向量表"和即时无聊测量工具,并采用日记法等新方法研究自然状态下的无聊 [14] - 实验室研究通过设计极度无聊的任务(如观看养鱼场管理影片)来诱发和测量无聊状态 [15] - 美国大学生研究中55%因无聊在课堂上使用电子设备,电脑课被评为最无聊的课程 [20] 无聊的商业影响 - 消费性技术可能削弱人们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导致更易感到无聊,但缺乏长期追踪数据支持 [24] - 隔离期间无聊感增加可能改变消费行为,研究者开始在线研究疫情期间人们的无聊反应 [25] - 传统认为无聊能激发创造力,但缺乏实证支持,更多是人们对不受干扰的自由时间的渴望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