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资本市场复苏 - 今年上半年香港市场约40家公司完成IPO 募资总额780亿港元 同比分别增长33%和565% [1] - 5月份港股IPO融资额居全球各交易所之首 主要由超级大盘股带动 [1] 港股IPO三大主线 - 宁德时代H股IPO为2023年全球最大IPO 提升香港市场活跃度并产生示范效应 [2] - 恒瑞医药为近5年港股医药行业最大IPO 显示国际资本对中国医药创新的关注 [2] - MiRXES吸引23家国际机构投资者 国际配售占比超40% 首日大涨反映全球资金对生物科技需求强劲 [2] - 二季度港股IPO呈现"硬科技+新消费+生物医药"三大主线 [2] 行业与地域分布 - 募资额集中于高端制造 医药生物和消费零售板块 科技医药消费成为港股IPO支柱 [3] - 中国内地企业占据主导 部分为A股知名企业通过H股或红筹形式双重上市或分拆上市 [3] - 东南亚及海外企业如新加坡MiRXES等也有所斩获 显示香港对亚洲公司的吸引力 [3] 投资氛围与估值分化 - 宁德时代等巨型IPO推高上半年平均募资额同比涨5倍 达近10年高水平 [4] - 中小企业发行规模多在1亿至5亿港元 形成"巨无霸+细分成长企业"并存格局 [4] - 新股首日平均涨幅和换手率提高 破发率下降 投资者偏好业绩稳健题材突出的公司 [4] 上市格局与定价机制 - 香港新股市场呈现"大型红筹+创新型公司"并存格局 连接内地明星企业与东南亚新兴公司 [5] - 大型中资股发行价相对A股有一定折让 但基本面优秀推动二级市场上涨 [5] - 消费类新股因市场情绪火热 多接近估值上限定价甚至超额提价发行 [5] 制度改革与内地支持 - 港交所优化上市制度 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实行"特专科技公司"制度 [6][7] - 新股结算平台将资金冻结周期从5天缩至2天 提升资金效率和流动性 [7] - 5月推出"科企专线" 允许特专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保密递交申请 [7] - 中国证监会简化中资企业赴港上市备案程序 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港 [7] 国际资金与市场前景 - 截至5月底119家赴港上市企业在证监会备案中 全球资金重新布局中国资产 [8] - 国际长线资金超额认购港股IPO 看重香港作为中国离岸市场的独特地位 [8] - 预计下半年国际资金流入香港新股市场趋势延续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将增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