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发布与市场定位 - 小米正式发布第二款新车YU7,定位为纯电动跨界SUV,售价25.35万—32.99万元 [1][3] - YU7上市节奏激进,从5月技术发布到6月上市仅用1个月,相比SU7半年的预热周期大幅缩短 [3] - 公司采用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的策略,通过参数全面超越竞品来展现产品优势 [8][18] - YU7上市3分钟大定突破20万辆,复刻了SU7的"小米速度" [11] 产品特性与技术配置 - YU7主打空间表现:前排头部空间100mm、后排头部空间77mm、后排膝部空间73mm、后排横向空间1452mm,全面超越Model Y [20] - 采用全系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升级四合一域控制模块 [20] - 配备英伟达Thor芯片(700 TOPS算力)、激光雷达(探测距离200米)、1个4D毫米波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和12个超声波雷达 [22] - 标配1000万Clips版本的端到端辅助驾驶功能,第一期辅助驾驶领域总投资57.9亿元 [22] 生态战略与合作伙伴 - 拓展"人车家全生态",新增27W供电和9处隐藏式磁吸点位,支持加装多种智能配件 [15] - 自研芯片玄戒O1通过Pad 7 Ultra实现"上车" [15] - 首批生态合作伙伴包括比亚迪、广汽丰田、郑州日产 [15] 产能与交付挑战 - 一期工厂产能仍无法满足SU7订单,二期工厂即将完工但年产能仅30万辆,远低于特斯拉在华75万辆的年产能 [4][27] - 全国仅153家服务网点覆盖88座城市,下沉市场网点密度不足 [27] - SU7积压订单与新增YU7订单对公司交付能力形成双重压力 [27] 财务与规模效应 - 2023年小米汽车净亏损超60亿元 [28] - YU7热销有望提升规模经济效益,增强供应链议价能力并分摊固定成本 [28] 市场环境与竞争格局 - 中国20万元级SUV市场被增程式家用车型主导,纯电跨界SUV存在市场空白 [16] - Model Y焕新后销量坚挺,但国内车企鲜有直接对标该细分市场的产品 [16][18] - 公司选择用更高配置和更低价格直接切入特斯拉腹地 [20]
3分钟20万辆订单,YU7给小米带来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