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平安构建“保险+科技+服务”灾害防护网
南方都市报·2025-06-27 07:12

大湾区风险减量协同创新中心 - 中心采用搭载激光雷达的无人机对施工建筑进行360度测绘扫描,生成精度达5厘米的3D建模报告,实现"数字化工地"概念 [4] - 通过AI监测预警系统实时识别施工现场风险,包括未戴安全帽、脚手架防护缺失等22类隐患,已累计预警超3700次 [7] - 创新"AI三级安全管理"模式:AI实时识别→专家远程干预→高危隐患现场巡检,半年内远程干预445次,现场处置128次 [7] - 部署东莞市全域房屋沉降监测系统,结合InSARAI技术、物联网设备和卫星遥感技术提升风险排查精确度 [8] 保险行业转型 - 行业从传统"风险等量"模式转向"风险减量"战略,将风险预防纳入核心职能,构建"保险+科技+服务"的灾害防护网 [4][10] - 2023年原银保监会印发《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推动行业向事前事中预防转型 [10] - 公司在全国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如在湖南排查340家高危企业发现2000处隐患,在广西组织消防演练 [9] 科技应用成果 - 自主研发"鹰眼系统"融合AI、物联网、卫星遥感技术,覆盖灾前预警-灾中施救-灾后理赔全流程 [11] - 2024年通过该系统累计预警台风暴雨41.1万场,发送预警信息105.5亿次,覆盖6700万客户 [12] - 物联网安防技术应用于3343家企业,接入设备1.1万台,处置中高风险1137次,如为深圳餐饮商户安装燃气监测设备 [12] 社会协同机制 - 中心由20余家单位共同参与,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与行业主管部门联动打造安全管理生态闭环 [6][8] - 确立三大角色定位:基层安全宣教人、风险隐患吹哨人、风险地图测绘人,形成保险参与公共治理的湾区样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