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塑分类评价体系 强化服务实体能力
期货日报网·2025-06-27 09:01

核心观点 - 《期货公司分类评价规定(征求意见稿)》体现监管层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核心逻辑为"三个转向":从规模导向转向质量与能力导向,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风控,从单一业务评价转向综合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评价 [2] - 新规通过优化加分标准和完善评价体系,系统性提升期货公司竞争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标志着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9] 评价标准优化 - 市场竞争力指标全面调整为三大类9项指标,新增期货做市、衍生品交易等业务评价,更全面反映公司多元化业务开拓情况 [3] - 资产管理业务评价指标从"产品日均衍生品权益"调整为"产品日均持仓保证金",更关注实际风险暴露 [4] - 剩余净资本指标从年末调整为月均,防止短期资本运作粉饰数据,促进行业建立常态化资本管理机制 [4] 服务实体经济导向 - 将"机构客户日均持仓"调整为"产业客户日均持仓",新增"中长期资金客户日均持仓"指标,明确两类客户定义 [5] - 突出产业客户服务引导,增强产业参与度;鼓励养老金、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升市场稳定性 [5] - "保险+期货"业务调整至专项评价,强化服务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功能 [6] - 新增党建与文化建设、交易者教育等专项评价维度 [6] 行业影响 - 明确扣分标准加强合规约束,违规行为追溯评价期,同时通过加分机制形成正向激励 [8] - 引导行业资源聚焦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期货市场功能发挥(资源配置、价格发现、风险管理) [9] - 推动形成"合规为基、服务实体、创新驱动"的行业新格局,提升与实体经济融合度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