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经营困境 - 2024财年出现670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37亿元)净亏损,由盈转亏 [2] - 股东在年度股东大会上对公司表现不满,矛头直指管理层 [1] - 新任CEO伊万·埃斯皮诺萨自4月接任以来首次主持股东大会,面临扭转颓势的压力 [1] 经营重建计划 - 发布"经营重建计划Re:Nissan",计划到2027财年全球裁员2万人 [2] - 全球汽车工厂从17家整合至10家,关闭泰国、墨西哥、阿根廷、印度、日本等地工厂 [2] - 九州动力电池工厂项目紧急叫停 [2] - 到2026财年全球产能削减20%,从500万辆削减至400万辆 [2][6] 业绩下滑原因 - 归咎于外汇汇率波动、材料成本增加、销售业绩下降 [2] - 美国加征25%进口车关税及25%关键汽车零部件关税,冲击日本车企 [2] - 特朗普关税政策预计2025财年带来4500亿日元损失,2025年4至6月预计营业亏损2000亿日元 [4] 中国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中国区销量57998辆,同比下滑9.7% [5] - 2025年1-5月累计销量225560辆,同比下滑21.3% [5] - 2024年在华销量69.66万辆,同比下滑12.23%,市场份额降至2.21% [5] - 新能源车型交付量仅3.22万辆,占比不足5% [5] - 2021年在华销量超113万辆,3年时间销量几近"腰斩" [5] 中国市场战略失误 - 奇骏车型"三缸化"策略导致年销量从17.5万辆暴跌至7.1万辆 [6] - 中国产能从150万辆减至100万辆,若缺乏竞争力新能源车型份额或进一步流失 [6] - 时任CEO内田诚承认需采取本土化战略满足中国速度和消费者需求 [6] 成本削减措施 - 目标实现约5000亿日元成本节约(2500亿可变成本+2500亿固定成本) [7] - 考虑出售日本横滨市全球总部大楼,估值超1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0.30亿元) [7] - 将皮卡生产从阿根廷整合到墨西哥,与雷诺重组印度业务,停止日本磷酸铁锂电池工厂投资 [7] 研发与供应链调整 - 暂停2026财年之后的新品研发 [8] - 减少供应商数量,专注更具竞争力的中国供应商 [8] - 考虑将中国供应商纳入中国以外制造生态系统,并分享经验提升其他供应商业绩 [8] 行业动态 - 本田2025财年经营利润1.21万亿日元,同比下降12.2% [8] - 本田预计2026财年经营利润5000亿日元,同比下降58.8% [8] - 日产与本田曾开启合并谈判但因分歧终止,本田提出100%收购日产遭反对 [8] - 日本汽车产业人士建议双方重新考虑新的合作方式 [8]
巨亏337亿!日产关闭7个工厂、全球裁员2万人,CEO要把总部大楼都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