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哈工大钱宏亮:八年攻关“中国天眼”,拓展创新服务国计民生
齐鲁晚报·2025-06-27 10:13

科技工作者创新实践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副校长钱宏亮分享从参与"中国天眼"FAST项目到拓展海洋工程、轨道交通领域的创新实践 [1] - 团队研发深远海养殖装备并应用于百台万吨养殖平台项目,开展高铁结构部件智能监测研究 [4] - 累计承担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5项,参与制定5项国家及行业标准 [4] "中国天眼"FAST项目技术突破 - 钱宏亮担任FAST系统副总工程师,攻克500米口径反射面"超大口径、实时可调、超高精度"三大技术挑战 [3] - 反射面面积相当于30个足球场,需将局部300米从球面实时调节至抛物面,拟合精度达5毫米 [3] - 团队历经8年攻坚,通过数十次方案迭代与实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3] 科研成果转化与工程应用 - 在三板溪水电站隔水幕墙、新疆110米全可动射电望远镜等工程中突破世界最大跨度、全可动等技术壁垒 [4] - 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部级一等奖,2023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 - 技术突破与民生改善深度融合,服务国计民生 [6] 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建议 - 强调"政治素养、创新能力、国际视野、人文精神"十六字培养体系 [5] - 建议青年科技工作者坚定方向、保持个性、加入团队,强调"大团队才能干成大事" [6] - 以个人创新方向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为例,诠释科技工作者价值实现路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