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量和工业增加值“脱节”,或源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新浪财经·2025-06-27 11:34
工业增加值与发电量增速背离现象 - 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但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累计同比仅增长0.3%,两者走势明显分化[1]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其发电量与工业增加值数据存在统计口径差异[1][3] - 背离现象主要源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新旧动能切换,以及淘汰落后产能、大小企业景气度分化等因素[1] 统计口径差异分析 - 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导致规模以下企业发电量增速显著高于规模以上企业,这部分未纳入月度统计[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竞争优势突出,制造业大型企业PMI景气度持续高于中小型企业[3] - 全社会总发电量实际增速可能高于公布的规模以上发电量增速[3] 行业用电结构差异 - 部分行业"每亿元营收的用电量"指标显示能耗排序与工业增加值景气度不一致[5] - 高能耗企业表现较弱,低能耗企业生产增速显著回升[5] - 传统房地产、化工领域工业生产放缓,计算机、信息通讯等新兴行业发展较快但用电量权重占比低[5] 产能过剩与企业分化 - 需求偏弱背景下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优胜劣汰和大小企业景气分化[5][6] - 落后产能淘汰使资源向高效企业集中,先进企业通过技术和管理提升生产效率[6] - 电气机械、化工、非金属矿和通用设备等行业用电量与增加值增速背离显著[6] 行业具体表现 - 一季度多数制造业行业出现用电量增速下降但增加值增速上涨现象[6] - 电气机械等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历史分位数多低于50%[6] - 用电量增速低于工业增加值增速的状态可能延续,需等待需求改善或供给去化见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