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变化 - 具身智能赛道出现降温迹象,创始人约见难度降低,FA开始转向其他领域 [1] - 2023年行业关键词为"科学家",2024年变为"Demo",2025年转为"PMF"(产品市场匹配度) [5] - 行业可能处于"出清"前奏,预计本轮热度持续到2024年底,但2025年将面临挑战 [4] 投融资动态 - 2025年6月具身智能赛道共完成126笔融资,其中6月单月25笔,与3-5月持平,高于1月14笔和2月16笔 [2] - 银河通用6月完成11亿元融资(宁德时代领投),创单笔融资纪录,6月累计融资超24亿元,估值突破10亿美元 [7] - 宇树科技C轮融资近7亿元,投后估值超120亿元 [7] - 它石智航天使轮融资1.2亿美元(约8.6亿元人民币),创天使轮纪录 [9] 投资方向转变 - 投资标准提高:人形机器人整机项目需展示团队综合素质和场景落地能力 [4] - 投资焦点向上游转移:关注具身智能模型厂商(如自变量机器人、灵初智能)和关键零部件公司(如灵心巧手、千觉机器人) [5] - 早期VC和一线城市国资已完成布局,产业资本和大规模PE尚未充分进场 [6] 头部公司表现 - 头部公司融资规模显著:银河通用、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频繁创纪录 [7][9] - 头部效应预计在2026年集中显现,当前融资规模代表"安全性"而非业务能力 [9] - 银河通用保持精简团队(100余人),松延动力已实现过亿元合同销售额 [10][11] 商业化进展 - 部分公司实现现金流:松延动力售出超2000台机器人(文娱商演场景),银河通用轮式机器人预计带来近亿元收入(无人药店场景) [11] - 商业化路径建议:优先选择简单应用场景(如超市取货)实现快速落地 [10] - 行业仍面临挑战:人形机器人距离大规模商用落地较远,需依靠融资维持 [10] 企业应对策略 - 中腰部公司需加快融资进度,储备2-3年现金流,聚焦核心业务并控制规模 [10] - 星海图采取"广积粮"策略,避免盲目扩张以应对可能的市场低迷 [10] - 行业长期仍受政府支持,业务扎实的公司无需过度担忧融资问题 [10]
具身智能融资仍高潮迭起,是时候未雨绸缪了吗?
南方都市报·2025-06-27 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