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共生与竞争力 - 民族品牌是国家经济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聚焦品牌才能占领用户心智成为顾客首选 [1] - 品牌价值沉淀需通过高铁动车场景共情力实现与消费者的情感链接,而非简单传播频次累加 [2] - 产业链韧性是稳定发展的关键,上下游企业需构建资源共享的共生关系以实现协同发展 [3] ESG与公司治理 - 公司治理是ESG评价体系的核心因素,直接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水平,需推动治理改革提升竞争力 [1] - ESG理念是碳中和愿景下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创新路径,企业需兼顾经济效益与多维可持续发展 [2] - 可持续商业战略成为企业立足未来的必然选择,需推动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3]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耐心资本是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粘合剂,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 新质企业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需创新招商方式构建高效产业生态 [4] - 人机协同成为产业升级核心路径,AI作为"智能副脑"突破传统品牌建设的人力与数据处理瓶颈 [5] 新消费与营销变革 - 新消费市场呈现跨界融合、场景化营销等趋势,AI工具从效率、创意、成本多维度带来营销机遇 [6] - 企业需通过精准定位与创新策略建立消费者深度连接,把握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变革契机 [6] 灵活用工与人力资源 - 灵活用工模式重构企业优势,为市场竞争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新增长机遇 [5] 行业荣誉与标杆案例 - 燕京啤酒、北方华创等113家企业获"海诺企业奖",26位行业领袖获"海诺人物奖",涵盖啤酒、科技、乳业等多领域 [7] 行业发展方向 - 品牌需凝聚政府、企业及社会力量,坚持创新与质量为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8] - 产业链融合与品牌韧性建设是未来关键,企业需通过变换转型探索新活路 [8]
BIDC 2025品牌创新发展大会在京圆满落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25-06-27 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