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网暴者为恶语埋单
中国青年报·2025-06-27 14:31
案件判决结果 - 北京互联网法院一审判决两名被告大V构成名誉侵权,需承担赔礼道歉责任并赔偿精神损害及维权律师费共计5.7万元 [1] - 法院认定被告言论对未成年人刘学州心理健康造成严重伤害,被告未尽到审慎注意义务 [2] 案件背景与细节 - 刘学州因寻亲成功后公开生母拉黑聊天截图,被网暴指责"要求买房子",最终选择自杀 [1] - 代理律师提取2000多条网暴言论,锁定粉丝量133.9万的"真话哥"(视频播放量63.8万)和"暖心姐姐"为首批起诉对象 [2] 法律突破与意义 - 法院首次明确网暴言论积聚效应构成侵权,即使单条评论非直接诱因,高传播量(播放/点赞/转发)仍须担责 [3] - 判决打破"法不责众"侥幸心理,对网络意见领袖和普通用户均形成震慑 [3] 政策环境 - 2023年9月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严惩网暴犯罪 [4] - 2024年1月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网络欺凌行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