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昆明机场飞行区管理部:从通信种子到调度中枢
中国民航网·2025-06-27 17:26

昆明机场智慧化转型 核心观点 - 昆明机场飞行区管理部以ACC(飞行区控制中心)为核心引擎,推动机坪、鸟防、场务、护场、灯光、通导等业务全面智慧化升级,构建"监控、指挥、应急、服务"四位一体的区域化管理中枢 [1][5][9] - 智慧化转型历程从2009年单一通信功能的"电话班"起步,历经2016年综合协调平台、2021年ACC成立,至2025年将实现飞行区全区域集中监控 [2][4][8] - 创新成果包括"运行一张图"监控体系、三维沙盘动态建模、机坪智能调度、空天地一体化鸟防网络等七大业务模块协同发展 [7][8] 智慧化发展历程 - 播种期(2009-2016):巫家坝机场"电话班"仅1人值守承担通信职能,2016年与场务FOD班组整合为综合协调平台,实现从单一通信向指挥调度功能延伸 [2] - 成长阶段(2016-2021):系统优化后具备机位资源调配、多部门联动能力,2021年正式成立ACC,下设指挥席/控制席/专业化办公室,形成区域化管理平台雏形 [2][4] - 成熟阶段(2021-2025):2024年新增跑道监控补盲功能,2025年将实现全区域集中监控,指挥大厅整合护场/施工/除冰雪等专项席位,构建快速响应机制 [4][8] 核心智慧化系统 - 运行一张图:整合航空器/车辆/人员/视频等数据,实现道面巡检/航行情报/施工等多维度态势感知,强化实时预警与协同处置能力 [7] - 三维沙盘:构建飞行区全要素三维模型,集成动态轨迹回溯/调度仿真/异常预警功能,支撑应急演练与指挥决策闭环管理 [7] - 机坪管理系统:2021年启动转型,车辆监控平台实现内场全域实时监管,交通违规率显著下降,审批业务线上化提升服务效能70%以上 [7] 专业化业务模块 - 鸟击防范:建立以昆明机场为核心的集团联动网络,创新推出AI智能预警/驱鸟设备研发/草种培育技术等"航投方案",鸟击残留物鉴定服务覆盖全国 [8] - 场务维修:物联网技术实现道面病害实时定位与趋势预判,引入多类FOD探测技术实验,养护决策效率提升60% [8] - 灯光通导:未直接披露数据但纳入ACC统筹管理范畴,与空管/航司/地服单位实现高效协同 [1][4] 未来规划 - 持续推进跑道防侵入/场道除冰雪等智慧模块建设,强化驻场单位应急联动能力 [9] - 打造"有事情找ACC"服务品牌,深化"中枢统筹、多元联动"机制在飞行区全域管理的应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