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在的数码大厂,再卷折叠屏还有意义吗?
36氪·2025-06-27 18:48

行业现状与背景 - 手机行业创新陷入瓶颈 直板手机形态趋同 厂商急需通过折叠屏等新形态寻找突破口 [2] - 折叠屏成为行业少有的差异化亮点 其展开形态带来的新鲜感仍能吸引消费者关注 [1] - 主流厂商持续投入研发资源 重点攻关折痕消除 重量减轻等核心痛点 [4] 产品体验分析 - 硬件进步显著 最新机型如vivo X Fold3 Pro 华为Mate X5 荣耀Magic V3已实现轻薄化 部分参数超越直板旗舰 [5] - 软件适配仍是短板 存在应用比例失调 分屏逻辑混乱 功能阉割等问题 影响用户体验 [6][7][8] - 使用价值呈现两极分化 商务分屏等场景能创造短暂惊喜 但日常体验仍受制于技术缺陷 [3][4] 核心技术瓶颈 - 铰链技术是核心难点 需平衡轻量化 强度 耐久性 成本等多重指标 [9] - 系统交互逻辑需重构 当前安卓阵营主要依赖厂商自行优化 缺乏统一的大屏OS标准 [9] - 物理限制明显 type-c接口厚度制约设备轻薄化 无线充电技术或成突破关键 [9] - 折痕与寿命问题持续存在 厂商宣传50万次折叠耐久性 但实际用户体验存疑 [10] 市场前景判断 - 短期难成主流 受限于重量 价格 实用性三大约束 可能长期停留利基市场 [11][12] - 苹果入局将成关键变量 其产品定义能力可能推动折叠屏破圈普及 [13] - 战略意义大于销量 折叠屏的价值在于刺激行业创新 避免陷入电饭煲式同质化竞争 [14][15] 用户画像与产品定位 - 目标用户具有探索精神 不满足于传统手机形态 愿意为创新体验支付溢价 [14] - 产品定位更接近轻奢品 类似手表 相机等非刚需但能提供情绪价值的品类 [15] - 核心价值在于打破行业惯性 通过持续迭代证明手机形态仍有进化空间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