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谁更需要高关税?
虎嗅·2025-06-27 18:51

贸易保护理论发展 - 汉密尔顿1791年提出"幼稚工业保护论",主张通过高关税、贷款津贴等措施暂时保护新兴产业[6][7] - 李斯特1841年发展该理论,提出差别关税和30年保护期限,强调培育国家生产力[8][10][11] - 普雷维什1930年代提出"中心-外围"理论,主张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结合的保护策略[13][14][16] 保护政策有效性争议 - 巴斯夏1845年用"蜡烛制造商请愿书"寓言揭示保护政策扭曲市场效率[19] - 沃克1863年实证显示法国蔗糖业保护无效,美国制鞋业保护反致就业流失[22][23] - 阿吉翁2020年数据证明保护主义导致日本产业竞争力衰退[28] 美国关税政策演变 - 1789-1865年以税收为核心目标,关税占财政收入比重最高达95%[33] - 1865-1933年转向产业保护,1930年《斯姆特-霍利法案》将关税提至60%[34] - 2019年后国债占GDP超120%,关税可能重新成为财政增收工具[38][39] 非关税措施研究 - 2005年研究显示技术壁垒等非关税措施保护效果优于传统关税[29] - 2018年世界银行数据证实非关税措施在农产品等领域壁垒效应显著[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