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三角均已中度老龄化,现有市场供给远难满足老年人消费需求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27 19:25

长三角老龄化现状 - 长三角三省一市2024年末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浙江15.71%、江苏18.7%、安徽15.68%,均达中度老龄化社会标准[2][4] - 上海2024年末65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占比29.4%,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占比37.6%,老龄化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地区[2][4] - 浙江2014-2024年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增加460万,年均增长46万,2024年末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达1405.01万[4] 人口结构与流动特征 - 长三角人口结构呈"上窄中宽下窄",与东北"上宽下窄"不同,经济发达地区吸引年轻人口流入缓解老龄化压力[5] - 安徽因年轻人口流出导致老龄化程度与浙江接近(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分别为15.68%和15.71%),尽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5] - 浙江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19.58%)比常住人口(15.71%)高4.96个百分点,反映人口流动对统计差异的影响[6][7]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全国推行"9073"养老模式(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浙江已建成1634家养老机构、23.85万张床位,乡镇康养联合体覆盖率达85.78%[9] - 上海2024年老年医疗机构114所,老年护理院床位3.27万张(同比增12.6%),长护险居家照护服务达353.5万人次,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10693户[9][10] - 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完善:529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919家日间照护机构、2406个助餐服务场所[10] 银发经济机遇 - 2024年中国老年人口3.1亿,预计2035年突破4亿,年均新增2240万老年人,长三角地区高净值老年群体消费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11][12] - 浙江建设银发经济产业园,聚焦智能辅具、智慧养老、生命健康等产业,首批挂牌1个核心园区+6个专项园区[12] - 60后/70后老年人消费观念升级,推动银发经济在金融、商圈、适老化改造等领域需求激增,长三角有望成为创新试验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