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的疯狂抢购游戏
新浪财经·2025-06-27 19:59
小米YU7销售表现 - 小米YU7上市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达28.9万台,创行业新纪录 [1] - 前2分钟19.8万大定中12.8万锁单,相当于特斯拉Model Y今年前5月中国销量总和 [1] - 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单款车型销量可排去年新势力车企第四位 [1][7] 营销策略与行业影响 - 采用类似手机抢购模式,产能有限导致交付周期达33-52周,消费者需快速决策 [2] - 延续SU7营销打法,包括与"蔚小理"联动、雷军个人IP强化、测试数据预热等 [4][6] - 传统车企高管质疑数据真实性,认为汽车供应链扩产难度远高于手机行业 [2] 产品定位与定价策略 - YU7起售价25.35万元,较Model Y低1万元,实际价格接近因特斯拉免息政策 [8] - 完全摆脱"性价比"标签,定价与理想L6等高端车型持平,品牌溢价能力提升 [9] - 像素级对标Model Y,安全性被重点强调,雷军称"安全是前提、基础、一切" [6][8] 市场反应与黄牛现象 - 二手平台出现代抢服务,代抢费达数千至万元,锁单后禁止修改购车信息抑制黄牛 [7] - 用户信心显著提升,行业认为YU7产品力无短板,热度延续自SU7的成功 [8] - 雷军预期火爆,留资量为SU7同期三倍,定价决策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3分钟 [7] 雷军个人角色与公司形象 - 雷军回归主导营销,通过社交媒体预热、直播剧透、工厂探访重建传播节奏 [4] - 演讲风格强化品牌感染力,现场观众反馈显示其出场显著提升关注度 [6] - 公司定位从"汽车新人"转向"重点企业",要求以更高标准应对行业审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