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普惠金融迎来五年发展施工图,持续加大民企信贷资源投入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27 21:01

普惠金融政策框架 - 金融监管总局与央行联合发布《实施方案》,提出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的目标,包含六大方面16条措施 [1] - 政策强调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首次明确将体系分解为服务/信贷/保险三大板块 [2] - 政策新增支持民营经济内容,要求保障民营企业金融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并加强贷款资金流向监测 [4] 普惠信贷发展 - 方案要求提升小微企业信贷质效、加强三农领域信贷供给、加大脱贫地区信贷帮扶 [4] - 当前普惠信贷存在大银行过度下沉、中小银行经营困难、定价与风险背离等问题 [6] - 专家建议通过大数据风控和自动化审批降低小微客群服务成本,建立银保联动机制分担风险 [9] 普惠保险建设 - 普惠保险当前处于起步阶段,内涵定义与考核机制尚不清晰,是政策重点补齐的短板 [3] - 方案要求大型保险公司按可持续原则配置资源,在体制机制/产品供给/服务质量等方面明确方向 [3][6] - 普惠保险可通过风险补偿功能降低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支撑信贷可持续性 [9] 可持续发展路径 - 方案5次提及"可持续",要求建立成本可负担的商业长效机制,贯穿机构体系/信贷管理/保险资源配置等环节 [6] - 专家指出需平衡社会效益与商业可持续性,解决金融机构掐尖竞争与风险定价矛盾 [6] - ESG视角显示政策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打破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隔离"现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