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T长方多名高管因并购的子公司造假被处罚,“不知悉、未参与、未获利”不是免责理由

财务造假案件概况 - 2024年证监会通过多元化渠道发现财务造假线索,查办相关案件128件,重点打击虚构业务、滥用会计政策、第三方配合造假等违法行为 [1] - *ST长方子公司康铭盛通过销售返利不入账等方式虚增利润和应收账款,导致2020年和2021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1] - 康铭盛原管理人员李迪初被罚款500万元,聂卫、彭立新分别被罚款300万元,肖业芳被罚款250万元 [1] 并购及造假细节 - 2015年长方集团以现金和发行股份方式收购康铭盛60%股权,2017年又收购35.7454%股权 [2] - 康铭盛承诺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25亿元、1.40亿元、1.55亿元 [2] - 2020年康铭盛虚增利润797.78万元,虚增应收账款1.48亿元,占长方集团总资产的5.4% [2] - 2021年康铭盛虚增利润548.73万元,虚增应收账款1.58亿元,占长方集团总资产的9.31% [2] 公司申诉理由 - 长方集团称对康铭盛失去管控系历史遗留问题,经营环境受制约且原管理层对抗 [3] - 公司表示已尽力保证年报真实性,包括多次沟通审计机构、要求应收账款真实性承诺等 [3] - 公司主动举报违规线索,成立调查委员会并进行会计差错更正 [3] 监管处罚依据 - 深圳证监局认为2020年康铭盛虚增利润金额达长方集团当期利润总额绝对值的50%以上,影响重大 [3] - 监管明确表示不知悉、未参与财务造假以及信赖审计机构意见等不是免责事由 [4] - 处罚时已考虑公司加强管控、成立调查委员会及主动更正等情节 [4] 高管申诉与监管回应 - 时任董事长王敏、总经理刘志刚、董秘江玮称已勤勉尽责,推动对康铭盛管控并核实审计结论 [4] - 高管表示未参与财务造假且未从中获利 [4] - 深圳证监局在量罚时已考虑高管推动管控、组织调查等情节,但仍认定其责任不可免除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