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防患于未“燃” 把好充电宝乘机关
中国民航网·2025-06-27 21:43
民航局禁止携带不合格充电宝的通知背景 - 2025年中国民航已发生15起旅客充电宝起火冒烟事件,包括1月28日釜山航空行李架烧穿事故和3月20日香港航空备降事件 [3] - 锂电池固有危险性:受高温、挤压或碰撞易引发内部短路,导致热失控且起火快、威力大、扑灭难 [3] - 市场监管总局抽查显示43.6%移动电源不合格(65/149批次),劣质产品存在电解液差、隔膜性能不佳及缺乏过充保护等问题 [4] - 法律依据为《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和国际民航组织技术细则,要求禁止缺陷锂电池航空运输 [4] 不合格充电宝的航空安全隐患 - 未获3C认证或被召回的充电宝在电池稳定性和电路保护上未达安全标准 [5] - 飞行环境(气压波动、颠簸)可能引发异常发热、冒烟或起火,密闭客舱会加速氧气消耗并释放有毒气体 [5] - 空中应急处置难度显著高于地面,易引发旅客恐慌 [5] 民航单位应对措施 - 加强宣传引导,在值机柜台和安检通道增设提示,明确自弃、暂存区域及流程 [6] - 安检人员需告知旅客政策,航司和机场需优化暂存服务以提升配合度 [6] 旅客充电需求解决方案 - 民航局2024年3月发布充电设施建设指南,大型机场已配置较完善充电资源 [7] - 需加装和维护航站楼充电设施,提高覆盖率与可用性,部分航班配备USB接口或电源插座 [7] - 未来将根据旅客反馈进一步提升充电服务能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