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问题充电宝善后,行业隐患不能让用户买单
南方都市报·2025-06-28 00:21
行业监管与安全事件 - 中国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部分机场已提前执行[1] - 2020年至2023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抽检数据显示,网售充电宝不合格率从19.8%逐年上升至44.4%[3] - 行业安全隐患不仅限于特定品牌,新国标即将出台以规范生产源头并收紧监管[3] 企业召回事件与应对 - 罗马仕召回近50万台充电宝,安克创新召回71万台,两品牌合计召回约120万台[1][2] - 召回过程中消费者遭遇快递拒收、客服"已读不回"或要求自行无害化处理等问题[2] - 涉事品牌被指未严格监管供应链,电芯供应商私自更换原材料导致产品自燃[1] 企业背景与责任 - 安克创新是中国全球化消费电子头部品牌,罗马仕年出货量超5000万件[2] - 深圳市市监局已介入召回流程,企业需建立特殊寄递或线下回收渠道以履行责任[2] - 根据《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生产者需承担召回运输费用并确保流程顺畅[2] 行业风险与教训 - 2023年6月香港航空班机因罗马仕充电宝起火迫降,21所高校因自燃事件停用涉事产品[1] - 头部企业抽检合格产品在流通环节仍频发自燃,暴露行业质量把控漏洞[3] - 行业需从源头规范生产标准,避免类似安全事件再次发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