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创新规律培育耐心资本
经济日报·2025-06-29 05:56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 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各国角力的焦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量子技术等前沿技术蓬勃发展 [1] - 国内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从点状突破向系统集成推进,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 - 创新的长期性、风险性、阶段性特征明显,"从0到1"的颠覆性突破需要长期研发,资金支持是创新种子萌芽、突破与转化的关键 [1]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 国内已初步建成包括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在内的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2] - 今年以来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等组合拳,加快完善适应创新规律的资金形成机制 [2] - 资金需发挥"创新陪跑人""风险分担者""能量补给站"的作用,适配创新内在规律 [2] 资金支持创新机制 - 创新成果需要资金长期稳定的耐心陪跑,当前金融供给存在短期化问题,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不足 [2] - 需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畅通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等"长钱"入市通道,政府领投、社会跟投带动资本参与创新长跑 [2] - 建立容错机制和优化考核评价体系,不简单以单项目或单年度盈亏作为考核依据,完善多元化退出机制,解决资金"不敢投""怕担责"问题 [3] 全周期资金支持体系 - 从技术萌芽到产业落地,需多层次、全周期的资金支持体系 [3] - 早期探索阶段依赖风险投资、天使投资,技术成熟阶段需产业资本、政府引导基金接力,规模化阶段需银行信贷、资本市场提供动力 [3] - 资金精准适配创新节奏,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推动创新成果惠及经济社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