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精准支持“三夏”生产
经济日报·2025-06-29 05:56
金融机构支持"三夏"生产 -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安排专项信贷投放计划,建立绿色审批通道优化办贷流程,确保"钱等粮"[2] - 江苏省银行机构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达1.26万亿元,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4543.45亿元[2] - 农行山东省分行县域贷款余额5733亿元(较年初增253亿元),涉农贷款余额4516.7亿元(较年初增410亿元)[3] 农机产业链金融创新 - 全国投入联合收割机超80万台(跨区作业20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4] - 建设银行驻马店分行通过"线上收单授信+线下抵押"模式为农机企业授信500万元,累计投放农机贷款1.25亿元[5][6] - 政策鼓励加大对农机装备领域的金融投入,但行业面临生产垫资高、回款慢等融资难题[4][5] 数字金融服务升级 - 银行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提供线上农事服务,通过APP即时放款等工具提升效率[6] - 涉农信贷数字化转型需完善乡村金融APP、小程序等移动渠道,建立农业信用画像系统[7] - 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薄弱制约服务推广,居民对新技术掌握度不足影响普及[6][7] 区域信贷实践案例 - 山东省东阿县粮食收购贷累计授信90户共7262万元,单户最高获贷100万元[3] - 河南省银行机构成立夏粮收购专班,开辟绿色通道对接国有粮库和收购企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