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增效无碍农业增产
经济日报·2025-06-29 05:59

农光互补科研项目成果 - 陕西天耕农业在渭北旱腰带地区进行农光互补栽培模式试验,137亩试验田测产显示亩产较传统耕作方式提高约20% [1] - 项目采用"平单轴光伏支架+透散射板间隔补光"技术,与传统固定支架模式对比试验中,创新模式较对照组增产0.4%至4.5% [2] - 团队已完成4个小麦品种的光敏感性试验,筛选出最适配农光互补的品种,同时探索滴灌技术改良,预计小麦产量有望再获提升 [2] 技术创新与突破 - 传统固定光伏板存在遮挡光照、阻碍雨水收集问题,导致土壤墒情不稳定和作物减产 [2] - 创新模式通过角度可控的平单轴组件实现雨天导流、日常保墒,配合透散射板补光技术解决传统问题 [2] - 正在引入人工智能构建调光模型,通过优化传动轴转速科学分配光能,进一步提升光能利用效率 [2] 项目背景与目标 - 项目初衷是探索"园地改耕地"条件下确保粮食安全的路径,解决老旧果园淘汰后的土地高效复耕问题 [2] - 试验目标为实现粮食增产与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匹配,2023年10月至2024年5月以105亩老旧果园为试验田进行对比试验 [2] - 团队计划再用1年时间完善技术体系,通过3年系统研究为大面积推广提供支撑 [2] 行业发展现状 - 农光互补项目是"新能源+农业"融合模式,此前因固定支架光伏阵列等技术局限导致农作物减产和"重光轻农"现象 [1] - 部分项目因种植结构改变和减产问题导致审批收紧 [1] - 该模式被视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探索绿色发展的创新路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