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大国重器到非标零件 全链路信息畅通 制造业插上“智慧翅膀”

智能工厂与智能制造 - 工信部公布的第一批235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普遍实现人、机、料等环节数据集成打通,动态优化生产计划 [1] - 高铁智能工厂实现复兴号车体下线时间不到半天,核心零部件生产和物流环节无需人工干预 [3] - 车体工厂采用机器臂、焊接机器人、自动导向车等智能装备协同作业,36个主要零部件环节生产进度统计数据实时整合 [3] - 工厂可同时生产时速350公里智能复兴号和时速140公里城际市域动车组,系统自动拆分订单并柔性调整工装设备 [5] - 通过数据驱动排产和工艺优化,车体生产环节用工下降2/3,效率提升至日均3辆 [5] 数字化与供应链管理 - 车辆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控平台实时更新运行数据,实现远程运维和自动分析,检修人员减少20%-30% [7] - 江苏盐城工厂集成3D打印、精密零件加工等多工艺,承接小批量定制化订单,通过数字化平台匹配客户需求 [9] - 数字化平台提供AI工具一键分析图纸并生成报价,助力工厂营收四年翻7倍达7千万元 [10] - 上海机加工供应链对接会涵盖汽车制造、医疗器械、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吸引国内外订单需求 [12] 信息链与产业协同 - 信息链作为供应链的"神经网络",驱动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使用全环节的高效协同 [15] - 制造业对信息的追求向细、向深发展,掌握关键信息可提升决策优势并占据供应链价值高地 [15] - 未来制造业工艺更复杂、定制更普遍,需更敏捷的"神经网络"支持全球产业协同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