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周鸿祎的“AI观”:“能干活”的智能体才是“答案”
经济观察报·2025-06-29 14:42

AI发展趋势与实践路径 - 中国具备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与最丰富的工业场景,为AI技术深度应用创造有利条件,促使企业积极拥抱AI与大模型 [2] - AI大模型存在应用短板:缺乏使用工具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以及长期记忆能力,无法自主处理多步骤复杂流程 [2] - AI的未来在于智能体的变革创新,智能体能够完成复杂任务的分解、推理及分布式执行,标志着AI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执行 [2][3] 智能体的作用与价值 - 智能体能够全流程执行复杂任务,自动调用工具,完成从规划到执行的完整闭环,形成系统性解决方案 [3] - 智能体最初作为辅助工具优化单个工作节点,逐步发展为取代部分岗位职能,成为"数字员工"或"硅基员工" [3] - 人类员工将转变为智能体的教练和管理者,负责目标设定与价值观判断,把控整体方向 [3] 未来工作模式与企业变革 - 未来应用软件和网站将成为智能体执行任务的工具,形成"员工操作智能体,智能体调用软件"的全新工作模式 [3] - 一名人类员工带领上百个智能体协同工作将成为常态,员工工作效能呈指数级增长,演变为"超级个体" [3] - 企业内每名员工管理大量智能体时,企业运营规模扩大,升级为"超级公司",智能体占比成为衡量AI化水平的关键指标 [3] 企业推进AI应用的建议 - 正确认识AI能力并不断挖掘,培养全员"AI素养",提升企业"含AI量" [4] - 确定AI在企业中的应用场景,解决堵点、卡点问题 [4] AI安全问题 - AI大模型面临内容安全、幻觉、提示注入攻击等新型安全问题 [5] - 智能体具备操作企业生产控制及IT系统的能力,一旦失控可能导致业务中断、生产线停摆等风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