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虎豹数量增长、沙漠变绿洲……科技助力 生态蜕变尽显“智慧”底色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成效 - 2017年整合19个自然保护地设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规划面积1 4万平方公里 成为我国东北虎豹历史天然分布区和唯一具有野生定居种群及繁殖家族的区域[1] - 园区内东北虎数量从2017年27只增至70只 东北豹从42只增至80只 发现8个东北虎繁殖家族和10个东北豹繁殖家族 幼崽繁殖成功率显著提升[3] - 主要猎物梅花鹿 野猪 狍子等有蹄类动物种群数量较试点之初增长超一倍 栖息地面积覆盖公园80%以上[3] 生态保护措施与监测体系 - 实施清山清套 打击偷猎盗猎 关停矿业权 修复栖息地 生态补偿 跨境保护等举措[3] - 建成覆盖近万平方公里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 部署3万台红外相机 采集6500万条数据 监测东北豹3 4万次 发布动物预警1 2万条[5] - 未来将强化科技保护 完善监测体系 防控疫病 优化产业布局 推进跨国保护合作[7] 青土湖生态治理成果 - 通过沙化土地治理108万亩 固定流沙14 3万亩 人工造林17 1万亩 生态输水4 56亿立方米等措施 实现从干涸荒漠到碧波绿洲的转变[8][15] - 采用无人机飞播技术 5 29万亩飞播任务一周完成 自主研发第四代草沙障铺设机效率提升300% 网格精度达5厘米[18][20] - 建立智慧监测平台实时监控病虫害 林地面积及火灾预警 形成"草方格+科技治沙"新模式[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