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低空经济迎风直上
经济日报·2025-06-30 06:03
低空经济产业规模与市场地位 - 广东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拥有全国三成以上低空经济产业链 [1] -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国95%,工业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国54%,均居全国第一 [1] - 广东省聚集低空经济相关企业1.5万余家,覆盖研发、制造、运营完整生态链 [1]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广东企业M1电动垂直起降机型实现5人载客首飞,亿航智能EH216-S获全球首张标准适航证 [1] - 联合飞机农业植保无人机集喷洒、播撒、运输、航测于一身,载重无人机应用于森林救火和防汛 [2] - 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单人飞行背包率先实现自动驾驶,配备飞演指控中心等研发设施 [3] 应用场景与基础设施 - 低空经济已在城市治理、空中交通、应急救援、低空文旅等多场景形成应用格局 [1] - 粤港澳大湾区开通首条跨海低空物流商业化航线,深圳-中山、中山-珠海航线每天飞行10架次 [3] - 深圳开通无人机航线近300条,全省累计超700条,无人机物流配送年飞行近80万架次 [3] 政策支持与未来规划 - 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印发低空发展规划,打造"1+N"政策体系 [3] - 深圳龙岗推进消防无人机技术指南、低空技术规范等标准化建设 [4] - 广东省计划到2026年实现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打造全国领先产业高地 [4] 研发体系与产业生态 - 空天创新谷围绕"装备研发-系统集成-技术服务-产业孵化"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 [2] - 全省建成5G-A基站超1.1万个,广州、深圳、珠海建成一批低空起降场(点) [3] - 产业生态覆盖材料研发、零部件制造、整机生产、运营服务、产业金融全环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