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政策与实施方案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强调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 [1][2] - 方案引导银行机构深化普惠金融专业化体制机制建设,形成分工明确、各具特色、有序竞争的供给格局 [2] 普惠金融覆盖与信贷数据 - 2025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34.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的农户经营性贷款余额9.98万亿元,一季度增加4098亿元 [2] - 农村贷款余额38.75万亿元,同比增长8.3%,一季度增加1.95万亿元 [2]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累计发放精准帮扶贷款2.85万亿元,带动服务脱贫人口超5000万人 [4] "三农"领域金融支持与创新 - 金融机构通过创新活体抵押模式(如按"鱼"授信)拓宽涉农抵押物范围,降低融资成本 [3] - 普惠金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通过构建覆盖广泛、功能完备、可持续的金融体系破解"三农"短板 [3] - 湖北金融机构针对脐橙产业链推出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实现金融资源与产业链无缝对接 [8] 数字化与普惠金融可及性 - 数字金融通过全天候、全覆盖的线上渠道提升服务效率与精准性 [5] - 农村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是主要挑战,需通过政策性资金带动商业资金投入,并加强大型金融机构对农村中小机构的技术输出 [6] 结构性货币政策与精准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合并支农再贷款和支小再贷款为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6类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 [7] - 支农支小再贷款通过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投放,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与小微企业发展 [7][8] 金融资源与产业协同 - 金融机构推动金融资源向富民产业集聚,通过产业链"贷动"农民致富,如柑橘产业链信贷支持 [8] - 普惠信贷政策加速乡村基础设施改善与特色产业发展,金融支持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8]
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和可及性
经济日报·2025-06-30 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