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世界正在感知越来越酷的中国(国际论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6-30 06:47

中国文化产品全球化 - 拉布布毛绒玩具成为全球文化符号,被蕾哈娜、贝克汉姆等名人携带,引发美国洛杉矶通宵排队和英国抢购打斗现象 [1][2] - 中国潮玩品牌Molly在伦敦艺术时尚界成为跨界合作新宠,拉布布被设计师视为"东方视觉怪诞主义"代表 [2] - 中国电子游戏《黑神话:悟空》和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取得全球成功,比亚迪电动汽车因高性价比受欧美市场关注 [2][7] 文化产业转型与软实力 - 中国正从"世界工厂"转向"全球创意中心",高科技高附加值文化产品成为出口增长引擎 [1][2][4] - TikTok和小红书重塑全球娱乐社交方式,中国动画、时尚设计持续影响国际潮流 [2][5] - 微短剧在墨西哥、印尼等国流行,中餐品牌如蜜雪冰城在东南亚扩张,58%印尼消费者因此对中国品牌看法更积极 [3][7] 数字文化影响力 - 中国AI模型DeepSeek被海外科技公司采用,抖音国际版吸引西方用户展示中国消费文化 [2][5] - 全球中文学习者超2亿人,85国将中文纳入教育体系,美国学生中文学习人数同比激增216% [8][9] - 中国影视剧、网络文学通过流媒体平台全球供应,海外玩家开始学习《西游记》等传统文化背景 [7][8] 国际形象与旅游经济 - 2024年中国入境游客1.3亿人次同比增长60%,外国博主通过社交媒体展现真实中国形象 [7] - 全球软实力指数显示中国排名从第8升至第2,净好感度评分达8.8分超美国 [6][9] - 美国网红"甲亢哥"直播体验中国无人机配送、飞行汽车等科技产品,视频触达4000万订阅者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