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废弃砂坑变身现代牧场
经济日报·2025-06-30 09:09

生态修复与产业转型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将废弃砂石料场改造为现代化万头肉牛养殖示范园区,实现生态修复与土地高效利用的双赢 [1] - 通过铲高垫低的场地平整工程,将南北最大高差30多米的破碎地貌转化为适宜畜牧养殖的产业用地 [1] - 项目成为国内首家在高标准矿山综合治理项目上建成的规模化肉牛养殖场 [2] 养殖基地建设与规模 - 园区建设封闭式基础母牛舍4栋、开放式自繁牛舍12栋,配套1万平方米饲草料棚及3.1万平方米的青贮窖池10座 [1] - 目前存栏肉牛11000头,全面投用后养殖规模可达2万头 [2] - 2024年计划引进13000头纯种安格斯肉牛,建成全自治区最大的纯种安格斯肉牛养殖繁育基地 [2] 产业链升级与经济效益 - 通过引进纯种安格斯繁育母牛,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延伸,提升产品附加值 [2] - 安格斯牛肉被誉为"贵族牛肉",标准化养殖有助于提升区域肉牛产业整体水平 [2] - 项目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2] 利益联结模式与乡村振兴 - 创新构建村集体增收、农牧民养殖合作、订单种植、就业带动、技术服务五种利益联结模式 [3] - 农企联建模式让村集体获得稳定收入,村民实现本地就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3] - 项目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激活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3] 未来发展规划 - 乌拉特后旗将持续提升养殖园区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打造肉牛产业新样板 [3] - 目标是将肉牛产业发展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牛路子",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