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镇交通枢纽地位变迁 - 1995年常平以"京九第一镇"登顶东莞镇街经济榜首,但30年后GDP排名退居全市第七,面临松山湖、长安等千亿俱乐部的竞争[1] - 常平是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大型火车客运站(东莞东站、常平站)的镇,年货运能力达250万吨,国际集装箱可直达深圳盐田港[2][3] - 2023年五一假期数据显示:虎门高铁站到发旅客59万人次(单日峰值9.7万),东莞南站18.99万人次,东莞东站16.7万人次(5月4日到达量同比+54%)[10] 枢纽功能衰退原因 - 新高铁站分流效应显著:虎门站(2011年投用)、东莞南站(2021年投用)等新建枢纽分流常平客流,东莞东站日到达量虽创新高但总量仍落后[6][10] - 设施老化问题突出:常平站站房使用超30年,存在市政设施标准低、商业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周边商铺客流"一天不如一天"[12][13] - 铁路网络地位下降:2015年起常平站与京九铁路分离,仅作为广深铁路站点,长途列车全部改停石龙镇新东莞站[13] 高铁始发站改造规划 - 技术可行性:常平站升级改造项目获批复,总投资2566.94万元(市镇各担50%),重点解决重联动车组接发问题[15][23] - 改造案例参考:同属广深城际的深圳站(2022年)、广州东站(2023年)已成功改造为高铁站,广州站规划改建为20站台高铁枢纽[17][18][19] - 经济拉动预期:预估投资7000万元可完成东莞东站改造,建成后年发送旅客量或超750万人次,促进东部片区产城发展[16][21] TOD综合开发进展 - 常平站TOD"香港城":2022年完成私人物业征收,2023年全球招商,规划打造莞港合作示范区[22] - 东莞东站TID项目:推进土地出让,整合莞惠城际常平东站及规划地铁3号线,形成多式联运枢纽[22] - 战略定位升级:通过TOD开发推动从"交通枢纽"向"生态枢纽"转型,吸引高新技术产业集聚[21][22]
东莞常平两大火车站,“变身”高铁(动车)始发站,能行吗?
南方都市报·2025-06-30 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