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账期现状 - 国内车企对供应商的平均支付账期超过170天(近半年),部分车企账期甚至超过240天(8个多月)[1] - 产业链上游供应商账期通常在上一级基础上再加2个月,导致Tier2/Tier3供应商账期更长[3] - 小微型供应商企业面临3-6个月账期压力,财务状况可能因此恶化[3] 政策监管动态 - 国务院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规定大型企业应在60日内支付中小企业款项[3] - 新条例于6月1日施行后,多家车企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3] - 2006年《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已规定最长支付期限不超过60天,但执行效果不佳[7] 商贸零售行业账期分析 - 2024年商贸零售行业支付账期62天,较2023年延长4天,较2020年延长7天[5] - 行业应付账款及票据总额1942.07亿元,同比增长3.76%[5] - 超六成零售商支付账期超60天,仅35家(不到四成)符合60天标准[7][9] 细分行业账期表现 - 一般零售行业支付账期112天(同比延长15天),远超60天标准[6] - 互联网电商行业支付账期78天(同比缩短8天)[6] - 贸易行业支付账期46天(同比延长7天)[6] - 专业连锁行业支付账期21天(同比延长4天)[6] - 旅游零售行业(中国中免)支付账期52天(同比缩短3天)[6] 典型企业案例 - 百大集团支付账期1308天(行业最长),主要因联营模式导致营业成本(0.18亿元)显著低于应付账款(0.65亿元)[10] - 杭州解百支付账期838天,联营模式占比高,2024年应付账款余额8.48亿元[11] - 凯瑞德支付账期仅1天(行业最短),采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模式,应付账款余额仅170.15万元[12][13] 账期延长驱动因素 - 延长账期相当于获得"无息贷款",按100亿元采购额计算,延长至1年可赚取3.1亿元利息(按3.1%基准利率)[8] - 零售行业通过延长账期实现资金腾挪,形成"低价销售—延长账期—继续扩张"的循环[9] - 实际操作中零售商可通过施压供应商修改合同条款规避监管[8]
A股大消费产业链支付账期大观——“零售”篇:六成公司或违反“60天支付期限” 百大集团的支付账期超过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