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 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液,具有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350-400Wh/kg)、工作温度范围广(-40℃至150℃)等特点,能解决电动车续航和低温性能问题 [2] - 固态电池分为液态(25wt%)、半固态(5-10wt%)、准固态(0-5wt%)和全固态(0wt%)四类,中国企业优先布局半固态,日韩企业直接研发全固态 [4][7] - 比亚迪、国轩高科、一汽集团60Ah车规级电芯已下线,比预期提前半年,预计2026年进入全固态路试密集期 [1]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 - 正极材料向高镍三元、富锂锰基等方向发展,高镍三元是中短期主要增量 [9] - 负极材料中短期以硅碳负极为主(4200mAh/g),长期转向锂金属负极(3860mAh/g) [10] - 固态电解质是全新增量,半固态以氧化物和聚合物为主,全固态以硫化物为主 [10][13]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 - 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赣锋锂电等中国企业已实现半固态电池量产装车,应用于智己L6、蔚来、东风E70等车型 [8] - 全固态电池面临固-固界面接触难题,循环寿命和快充性能待提升,制造工艺要求更高 [13] - 硫化锂和锂金属负极是核心材料,锂金属负极价格500-1000万元/吨,降本是产业化关键 [13] 固态电池投资机会 国轩高科 - 发布"G垣"准固态电池(300Wh/kg)和"金石"全固态电池(350Wh/kg),已送样5家客户并完成4家上车测试 [16][17][18] - 规划12GWh准固态电池产能,建成0.2GWh全固态中试线,良品率超90%,启动2GWh全固态量产线设计 [18][20] 宏工科技 - 专注固态电池干法电极设备,突破PTFE材料均质化与纤维化处理难题 [22] - 设备进入清陶能源、辉能科技、宁德时代供应链,在清陶1GWh产线中占比超30% [22] 天奈科技 - 碳纳米管导电剂可解决固态电池高界面阻抗问题,用量是液态电池的3倍(70-120吨/GWh) [24][27] - 市占率46.7%,规划年产450吨单壁碳纳米管项目,填补国内空白 [24][29]
电动汽车的将告别“里程焦虑”!
虎嗅·2025-06-30 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