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应对措施 - 公司迅速落实IV级防汛应急响应要求,构建"立体防控、市县联动、科技赋能"应急体系,成功应对突发灾害天气9次 [1] - 启动"预警即命令"工作机制,依托气象预警平台和新一代应急指挥系统建立"市县一体化"应急指挥体系,20分钟内完成41支抢修队伍、78台应急车辆的资源调配 [3] - 对31座重要变电站、56条输电"三跨"区段开展差异化特巡,排查隐患127处,完成38基杆塔基础加固和16处易滑坡区段导地线弧垂调整 [3] 科技应用成效 - 故障定位时间由平均45分钟缩短至8分钟,平均修复时间较去年同期缩短32% [4] - 创新采用"机器狗+无人机"立体巡检模式,快速发现并排除受损绝缘子等故障点 [4] - 运用卫星电话建立应急通信网,提前对文县卫星电话与指挥中心进行通信测试 [5] 资源调配机制 - 建立起覆盖市县两级的"应急资源一张图",动态跟踪28类应急物资储备,设置6处战略储备库实现"3小时全域覆盖"供电保障圈 [4] - 通过数字化管控平台精准生成8类应急处置工单,快速完成资源调配 [3] - 严格执行抢修现场"现场督察+远程视频"双重管控,确保抢修作业安全可控 [4] 政企协同成果 - 深化与应急管理、气象、交通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形成"雨情监测-道路管控-物资运输"协同机制 [5] - 对57处输配电线路防汛重点部位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网格化管控",与铁塔公司建立基站供电联合保障机制 [5] - 累计发布预警信息66条,开展预警行动162次,实现高考中考保电"零差错"、防汛抢修"零事故" [5] 灾害防御成效 - 6月累计完成防汛隐患治理82项,修剪超高树木2.1万余棵,未发生一起因汛情导致的倒杆断线事故 [5] - 文县梨坪最大累积降水量达84毫米情况下,保障了电网设备安全运行和重要用户可靠供电 [1] - 将"灾前防"理念深度融入迎峰度夏工作,固化"立体巡检+智能预警"防御体系 [5]
国网陇南供电公司:迎战强对流 织密防汛应急“安全网”
中国能源网·2025-06-30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