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 核心观点 - AI赋能互联网应用带动推理需求增长和Token消耗提升,实现AI投资ROI闭环 [1][2] - 算力需求高增背景下,英伟达产品加速迭代,CSP自研ASIC迎来更快成长 [1][2] - 国产算力在芯片、基建、模型等方面实现突破,进入破局元年 [3] - AI终端硬件创新持续,AI眼镜向AR演进路径明确 [4][5] 海外算力 - 英伟达业绩超预期推动美股AI软硬件标的创新高,长期驱动力为AI应用带来的推理需求 [1][2] - 算力升级围绕功率和速率两条路线:速率方面关注ASIC带来的PCB升级、CPO演进、AEC渗透率提升;功率方面关注HVDC、超级电容、液冷技术 [2] - ComputeX大会明确了未来几年算力行业发展方向 [2] 国产算力 - 豆包和DeepSeek分别在多模态和轻量化方向推动国产大模型发展,其他厂商如通义千问、百度等加速迭代 [3] - 云计算厂商加大算力基建投入,资本开支进入扩张周期,算力租赁成为短期解决方案 [3] - 芯片厂商加速适配国产生态:中芯国际N+1工艺成熟,昇腾910C量产,寒武纪、海光在AI训推方向突破 [3] - 云端ASIC成为主流,芯原等设计企业与头部厂商合作紧密 [3] AI终端 - 手机AI功能仍有硬件创新空间,如光学、折叠屏、指纹识别 [4] - AI眼镜市场升温,Meta&Rayban验证"先眼镜后智能"路径,AR眼镜通过显示功能提升体验 [4][5] - AR眼镜光学显示模块BOM占比高,主流方案为MicroLED+衍射光波导 [5] 细分赛道投资机会 - 算力链重点关注服务器、PCB、CPO、铜缆、电源、液冷等产业链 [5] - AI终端需观察新品放量节奏,硬件创新和光学显示是重点 [5] - 具体关注标的包括工业富联(服务器)、芯原股份(算力芯片)、沪电股份(PCB)、瑞可达(铜/光互联)、禾望电气(电源)等 [6]
AI投资的新范式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2025-06-30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