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都数字经济“新基座”:从算力奔跑到产业赋能
每日经济新闻·2025-06-30 18:14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 - 成都构建"算力、融合设施、数据要素"三位一体的数字基础设施新基座,成为催生新质生产力和赋能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1] - 数字基础设施重塑城市经济版图,通过"双千兆"网络、AI大模型和公共数据激活实现增长驱动 [1] 算力基础设施 - 成都天府数据中心集群作为国家"东数西算"核心节点,算力总规模达8754PFlops,其中国家超算成都中心运算速度达10亿亿次/秒 [4] - 人工智能算力规模6889PFlops,支撑"蓉城·熊猫"动物特征识别基础模型等应用 [4] - 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1079亿元,同比增长39%,实现核心产业规模与企业数量"双千突破" [4] - 成都高新区发放1亿元算力券与1亿元模型券,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4] 融合基础设施 - 成都建成283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成为"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 [5] - 工业互联网国家顶级节点标识注册量109.2亿条,车联网试验场拥有266个实车测试场景和上万个虚拟测试场景 [5] - 智慧蓉城市域物联感知中心接入2380万个终端,汇聚120亿条物联数据 [5] 数据要素市场 - 成都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开放3.19亿条数据,累计访问量619万人次 [9] - "蓉数公园"聚集261家数据商和服务机构,上架1050款数据产品,赋能二级数据商业务增长超14亿元 [9] - 《成都市数据条例》施行,推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清晰化 [9] 产业协同效应 - 数字基础设施协同形成高效网络,支撑制造业降本增效和新兴产业场景验证 [6] - 算力节点、工业互联网和数据要素市场共同释放对千行百业的乘数效应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