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聚焦数字金融 专家共议出海、监管与场景创新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30 18:36

数字金融发展路径 - 中国数字金融呈现"应用领先 + 出海赋能"的发展路径,在支付技术、算法推荐等技术出海方面表现突出,助力"一带一路"国家金融科技发展 [1] - 中国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源于庞大人口形成的海量应用场景与数据积累,以及对国外技术的持续迭代创新 [1] - 数字金融面临算法同质化、监管滞后等现实挑战,需通过差异化数据训练避免系统性风险 [2] 技术突破与青年机遇 - 数字金融领域呼吁年轻人成为"数据人"或数据分析专家,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2] - 金融科技公司需基于对业务的深刻理解进行数据打标,以体现数据价值并规避同质化风险 [2] - 产学研协同与监管创新是青年在数字金融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 [1] 监管挑战与应对 - 数字金融监管面临技术成熟度要求与监管滞后的矛盾,需平衡安全与创新 [2] - 大型机构与小机构监管标准需差异化,前者侧重防范系统性风险,后者可提高创新容忍度 [3] - 监管部门存在技术投入不足问题,中小银行科技预算达千万级而监管预算更低 [3] - 需构建金融业界与监管部门协同融合的监管体系,共同适应数字金融发展 [3] 普惠金融实践 - 数字技术高度契合普惠金融服务要求,但带来新型欺诈风险、数字鸿沟等问题 [4] - 建设银行通过数字技术解决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广泛、机会平等等需求 [4] 绿色金融创新 - 光大银行"云缴费"项目为个人碳账户体系提供应用场景和数据基础 [4] - 个人碳账户将绿色行为转化为可量化碳减排数据资产,通过碳积分引导绿色生活 [4] - 光大银行从开放生态、业务融合、多元价值三方向推进碳账户建设 [4] 养老金融转型 - 国寿养老构建"星辉"、"风领"、"运鼎"、"颐灵"四大数字平台,从投资、风控、服务等多维度加快转型 [5] - 公司通过数字技术创新提供智能化养老金融服务,未来将深入应用AI技术 [5] 科技金融发展 - 数字金融通过数据画像、智能撮合等手段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 [5] - 服务链条延伸实现从"授信"向"陪伴式金融"转变,推动轻流程信贷等模式创新 [5] - 需解决企业认定、人才短缺等挑战,建设数据要素市场并提升监管科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