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导向与财政支持 - 国务院明确以"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为目标推进城市更新,强调文化遗产保护与"留改拆"模式创新 [2] - 财政部2025年城市更新行动评审结果公示,20个城市入围,中央财政计划补助超200亿元 [2] - 专项债和REITs等多元融资工具将被进一步利用,推动房地产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型 [2] 中粮大悦城城市更新实践 - 北京朝阳大悦城B1层完成16000平米品质生活空间改造,引入10余家新店,打破"B1聚集小餐饮"行业惯性 [2][5] - 2023年以来完成橱窗一期工程改造、卫生间改造、停车场升级等硬件焕新,引入100多个品牌(超四成为首店、旗舰店、定制店) [3][5] - 构建首店矩阵(如MUJI北京首家旗舰店、Olé精品超市等),形成生活方式、潮玩、网红下午茶三大品牌组团 [5] 商业空间升级与消费转型 - 朝阳大悦城通过空间设计与品牌矩阵双重升级,实现从"城市商圈"到"城市客厅"的功能进阶 [3] - 项目依托购物中心与地铁无缝接驳优势,强化城市级地标辐射力,为北京商业市场注入新动能 [5] - 以"精品差异化"调改逻辑构建兼具精致感与烟火气的生活场景,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鲜活样本 [6] 产业生态与产城融合 - 北京中关村(大兴)细胞基因治疗产业园引入16家优质企业,形成"1诺奖+7院士+27个1类创新药管线"资源矩阵 [9] - 产业园突破传统租赁模式,提供定制化厂房、共享实验室、全周期金融支持等三维服务 [9] - 未来计划以10余万平方米空间培育100亿级CGT全产业链生态,打造1000亿级产业集群 [10] 旧改与城中村更新案例 - 西安上塔坡城中村改造项目完成20栋楼体结构封顶,8000多名回迁群众受益,保留千年古村历史底蕴 [11][12] - 深圳中粮创芯研发中心为工改工项目,引入130余家企业(含500强、上市企业),形成新型产业综合体 [7] - 北京中糖大厦改造为"金融科技独栋地标性写字楼",外立面、大堂、机电设备全面升级 [7] 行业认可与模式创新 - 公司2024年获"中国楼宇经济北京论坛"五项权威大奖,获北京市委城市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感谢信 [14] - 实践模式涵盖"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同与"空间-产业-人文"可持续更新,为行业提供可行样本 [14] - 城市更新从物理改造转向科技、生态、人文深度融合,推动"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演进 [15]
大悦城“城市更新”解读:从“物理焕新”迈向“内涵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