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背景与技术积累 - 轻舟智航2019年创立于美国硅谷,CEO于骞博士拥有清华大学本硕及南加州大学博士学位,曾参与THMR-V智能车项目并在Waymo担任感知模块技术负责人[1] - 公司核心技术基于L4级自动驾驶平台构建,具备统一技术架构和自研能力,可支持Robotaxi等长期目标[5][6] - 团队早期通过RoboBus实现L4技术商业化落地,已在20座中国城市开展常态化运营并实现盈利[1][5] 产品战略与市场表现 - 2022年切入乘用车L2+辅助驾驶市场,2023年成为理想汽车供应商,NOA方案累计量产超60万套,预计2024年突破100万套[2][10] - 在中国乘用车NOA市场占据50.84%份额,超越华为(42.45%)位居行业第一(2024年7月数据)[2] - 采用"冰山理论"方法论,注重底层算法优化与工程体系建设,在低算力平台实现高性能感知决策[7][17] 商业化路径选择 - 初期选择RoboBus作为切入点,因中国公共交通政策支持度高且技术适配性强[4][5] - L2+方案基于L4平台反向开发,具备更高安全冗余和系统鲁棒性,形成"第二增长曲线"[6][13] - 坚持聚焦战略,不做功能堆砌,每个产品决策以用户实际价值为衡量标准[14][18] 量产能力与工程突破 - 建立大规模仿真验证体系,积累超300种复杂泊车场景数据,确保系统安全边界[12][13] - 2023-2024年经历"量产地狱",完成60万套交付的极限测试验证,建立高一致性交付能力[11][10] - 工程能力体现在算力优化(知识蒸馏/大模型裁剪)和平台通用性,降低30%系统资源消耗[17] 行业认知与未来布局 - 认为L4级自动驾驶需分阶段实现商业闭环,当前L2+是技术普及关键窗口[3][6] - 看好矿山/港口等封闭场景率先落地,长期仍聚焦Robotaxi终极形态[20][21] - 差异化竞争力来自算法高效化、仿真验证体系、量产交付机制三大核心能力[17][19]
北京跑出未来独角兽:做智能驾驶,份额全国第一
36氪·2025-06-30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