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实施时间表 - 自2025年7月1日起,销售环节需扫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此前已采购的无追溯码药品列入"无码库"管理暂可结算 [1] - 自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需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 [1] 追溯码功能与进展 - 药品追溯码为每盒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具有唯一性,重复扫码可能涉及假药、回流药或串换销售 [2] - 截至2024年3月20日,已有超350家药耗生产流通企业对接平台上传追溯信息,近8000家企业咨询对接工作 [2] - 国家医保局开放查询平台,支持生产企业实时掌握药品全国流通情况 [3] 企业成本与效率影响 - 贵州信邦制药预计追溯系统可节省20%以上渠道管理成本,提升30%运行效率 [3] -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需对各级销售包装单元赋码,确保追溯码准确性和唯一性 [1] 上市公司布局案例 - 新里程:旗下医院已实现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应用等信息化建设 [3] - 国新健康:形成全生命周期覆盖的智慧监管产品线,深度布局药品追溯业务 [4] - 环球印务:在药品包装溯源技术上具备防伪、防混淆等多项技术支持 [4] - 中科江南:医保区块链技术支撑追溯码上链存证与实时查询 [4] - 久远银海:升级医保支付产品以支持追溯码数据核查 [5] 产业链各环节变革 - 生产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促小批量多品种柔性制造转型 [5][6] - 流通端:扫描追溯码使药品流通透明化,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物流成本 [6] - 零售端:药店需升级软硬件设施,追溯码增强消费者对正规渠道信任度 [6] - 医保端:实时监控药品流向防范骗保,优化动态支付标准 [6] 金融与行业生态影响 - 追溯码重构医药供应链金融逻辑,催生保理、ABS等多元化金融业态 [7] - 国金证券认为追溯码应用有望抑制回流药,促进行业价格生态健康化 [7]
药品追溯码全面应用重塑医药产业链格局
中国证券报·2025-07-01 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