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付科:制定实施五年规划是党治国理政重要经验
经济日报·2025-07-01 07:59
五年规划的历史沿革 - 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编制实施14个五年规划(计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通过五年计划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 [2] - 改革开放后"六五"计划首次突出社会发展,"十一五"起更名为规划反映理念变革,推动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3] - 新时代"十三五"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四五"衔接2035远景目标,经济总量连续突破110/120/130万亿元 [4] 五年规划的战略功能 - 通过阐明奋斗目标、部署战略安排、引导资源配置发挥鲜明导向作用 [5] - 制定过程坚持全局观与系统论,涵盖发展环境/目标/保障等完整体系 [5] - 接续实施保障现代化连续性,同时动态调整适应新发展阶段 [6] - 十八大后规划对创新宏观调控、推进国家治理的作用显著增强 [6] 规划制度优化方向 - 建立监测评估/动态调整/公众参与机制,近期发展规划法草案提升制度化水平 [7] - 立法明确规划层级关系与冲突解决规则,要求编制时统筹要素支撑和专家论证 [7] - 固化法定程序避免干扰,设立监督追责机制保障连续性 [8] - 通过法定公众参与机制确保规划体现民情民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