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充电宝新规”为何被乘客骂上天?
虎嗅·2025-07-01 08:27
民航局充电宝新规 - 民航总局发布新规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2] - 规定落地迅速导致大量乘客措手不及[3] - 新规仅针对境内航班国际航线执行标准不统一[7][8] 消费者争议与质疑 - 网友质疑3C认证的充电宝仍可能爆炸却禁止无3C产品存在逻辑矛盾[4] - 消费者对2023年8月前生产的充电宝处置问题提出疑问[6] - 国际旅客携带仅有CE认证的充电宝是否受限引发讨论[6] 航空安全背景 - 全球民航锂电池相关事故频发2023年平均每两周发生三起过热或起火事件[15] - 2024年6月罗马仕和安克创新因燃烧风险召回超120万块充电宝创国内纪录[18] - 民航局强调安全优先政策制定者表示"宁可挨骂也不能出大事故"[20] 政策执行差异 - 中国新规从发布到实施仅一周欧盟类似政策通常需1-2年过渡期[24] - 欧洲议会近期通过修正案禁止对7公斤以下行李收费但需各国谈判后生效[21] 市场反应与灰色产业链 - 新规生效后机场安检口出现大量充电宝弃置闲鱼平台涌现低价二手交易[29][30][31] - 部分卖家以"正规渠道回收"为由拒绝透露充电宝来源[33] - 闲鱼出现3C认证贴纸灰色生意标价25元浏览量近2000次[35][36] 行业影响 - 充电宝从普通配件升级为航空安全、消费焦虑与灰色产业的焦点[39] - 政策快速落地暴露执行与消费者适应之间的脱节[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