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制造职场年龄焦虑?
虎嗅·2025-07-01 09:52
招聘与年龄歧视 - 招聘方对技术岗位年龄放宽至35岁 但对产品岗位仍偏好年轻人 担心思维固化[1] - 公众对招聘中的年龄歧视反应强烈 认为企业姿态高高在上[2][3] - 当前就业市场供需关系失衡 用人单位看似有更多选择权[3] - 中年危机普遍存在 年龄歧视是客观事实[4] 企业用人困境 - 企业普遍面临人才短缺 特别是缺乏聪明且合适的人才[5]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ROI下降 企业被迫寻求差异化优势[7] - 互联网行业进入成熟期 剩余机会多为硬骨头或脏乱差领域[8] - 企业将员工分为两类:追求性价比的一线执行者 和 需要综合能力的领导者[13][14] 人才能力要求 - 技术负责人需要具备多重能力:对内懂业务卡点 对外能做销售演示 对上能分解战略 对下会团队管理[15][16][17][18] - 企业期望员工既聪明补位 又不擅自改变策略 导致管理层与员工关系紧张[22][23] - 职场发展分阶段:5年内重专业能力 5-10年重管理能力 10-15年需行业深度 15年后需离开平台的能力[28][39] 行业竞争现状 -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行业初期利润可观 但大厂入场后陷入价格战[5][6] - 企业为提升竞争力 需要持续创新并控制成本[7][11] - 增长放缓时期 企业内部矛盾加剧 需要有人承担压力[24] 职场发展建议 - 职场人需与年龄赛跑 30-35岁是中层岗位的黄金年龄[31] - 年龄较大应聘者面临额外考量 如沟通成本和思维灵活性[32][33] - 建议职场人将年龄转化为持续学习能力和不可替代性[34] - 积累行业洞察、方法论和人脉网络比证明规则不公平更重要[3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