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年度补贴高达3000万,“低空之城”争夺战打响
搜狐财经·2025-07-01 10:12

政策支持 - 成都市发布"低空经济14条"政策,涵盖基础设施、服务监管、应用场景、产业支撑四大领域,多个类型补助高达500万元,部分领域补助超千万元[1] - 成都对低空载人航线实施"双向补贴",企业侧每户年度补贴不超过500万元,乘客侧按航线距离给予票价补贴[2] - 成都对适航取证企业奖励全国最高,eVTOL航空器1500万元,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500万元,中型300万元,每户企业每年不超过3000万元[5] - 深圳成为全国首个立法支持低空经济的城市,《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正式施行[9] - 合肥构建"4120"低空经济工作体系,出台支持政策及实施细则,对载人eVTOL航线和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给予补贴,每家企业年度最高1000万元[9][10] - 海南拟推出18条举措,对通用机场和起降场新建改扩建项目按总投资20%给予支持,单个机场最高2000万元,起降场最高500万元[10][11] 产业基础 - 成都已形成"研发+制造+运营+服务"完整产业体系,聚集低空经济企业超500家,产品实现从10千克到吨位级全覆盖[2] - 成都拥有6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及160余家高新技术低空经济企业,建成25个低空经济创新平台[2] - 成都以"双机场"枢纽为核心,联动14个支线机场构建"2+14"航空货运网络,淮州新城通航产业园8.4平方公里产业承载空间初具规模[6] - 全国已有42家eVTOL整机制造企业,各地出台225部与低空经济直接相关的政策文件[7] - 合肥建成全国首个城市空中交通枢纽港,布局起降点等基础设施[10] 基础设施 - 成都加快布局建设直升机、eVTOL、无人驾驶航空器起降场,按实际建设投资10%给予补贴,每个起降场最高50万元,每户企业年度不超过500万元[3] - 成都支持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按实际建设投资10%给予补贴,单台设备最高10万元,每户企业年度不超过500万元[3] - 深圳规划到2026年建成1200个低空起降点,已实现120米以下空域5G网络全覆盖[9] 应用场景 - 成都今年5月公布8条新航线,包括成都-重庆、成都-南充两条低空物流航线[5] - 低空经济产业上游涉及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制造业,中游涵盖低空制造、飞行、保障与服务,下游涉及旅游业、物流业、巡检业等多种场景[12] - 低空旅游项目可带动酒店、餐饮、交通等相关服务业发展[12] - 重点加强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和航空医疗救护体系建设,推进公安执法、海关缉私、环保巡查等公共服务领域应用[14] 行业前景 - 全国已有30个省份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50多个地方政府提出发展低空经济[1] - 低空经济辐射面广、产业链条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能显著促进上中下游产业联动发展[12] - 低空经济将改写城市交通发展,成为全球新经济赛道中抢占先机的战略支点[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