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枢纽经济走弱,“京九第一镇”如何打赢经济翻身仗
南方都市报·2025-07-01 12:26

常平经济地位变化 - 1995年常平以"京九第一镇"登顶东莞镇街经济榜首,现退居全市第七 [1] - 从上世纪70年代全市经济实力倒数第三跃至90年代第一,现又跌至第七 [1] - 随着周边高速公路网完善和物流渠道多元化,铁路运输功能减弱导致常平专业市场影响力下降 [4] - 周边镇街如厚街、虎门、长安等已形成家具、服装、电子等产业集群 [4] 铁路交通现状与挑战 - 常平是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大型火车客运站(东莞东站、常平站)的镇 [2] - 2019年春运常平站发送旅客37.1万人次,东莞东站85.2万人次;2023年分别降至12.4万和34.8万人次 [7] - 京九玩具城从高峰期上千家商铺到现在仅剩不到30家仍在营业 [5] - 火车站周边餐饮店节假日营业额从三四千元降至一千多元 [7] 高铁始发站改造计划 - 常平镇党委书记提出谋划常平站、东莞东站作为高铁(动车)始发站的建议 [2] - 常平站设施老化,功能定位不明确,配套设施不完善,亟待综合改造 [3] - 改造面临推进难度大的问题,建议由市级层面研究可行性 [3] - 专家认为从"过境站"转为"始发站"可提升节点地位,吸引高端人才和产业 [13] "香港城"TOD项目 - 常平站TOD"香港城"项目规划总面积783亩,是2022年东莞市政府重点工程 [9] - 项目先导工程木棆城中村改造回迁安置项目北地块今年3月才正式动工 [9] - 专家建议需明确与香港的协同机制,梳理常平近三十年发展路径 [10] - 常平提出将提速"香港城"回迁安置北地块项目建设,加快南地块土地招拍挂 [11] 专家建议与发展方向 - 常平早期依赖传统制造业与商贸物流,未能及时抓住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产业升级机遇 [12] - 建议推进轨道交通网络延伸与拓展,加强与深圳、广州等周边城市连接 [13] - 应深化莞深产业合作,承接深圳产业外溢,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 [13] - 利用中欧班列优势发展跨境电商,但需政策加持和人才等资源要素赋能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