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追溯码制度全面实施 - 7月1日起全国药店和医疗机构买卖药品须扫追溯码,否则无法医保结算 [1] - 医保购药者需购买带追溯码药品,避免追溯码损毁或重复扫码的药品 [1] - 2025年新进医保目录药品将承诺带码销售,2026年1月1日实现全机构追溯码覆盖上传 [2][3] 追溯码应用现状与数据 - 全国医保信息平台已归集追溯码信息418.28亿条,覆盖全部统筹区 [2] - 接入医药机构96.3万家,占比超99%,每天约500万人次消费者扫码验真伪 [2] - 过渡期至2024年底,无码药品暂可医保结算,2026年起无码药品将无法结算 [3] 对消费者的影响 - 消费者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查询药品生产、销售路径信息 [3] - 同一追溯码多次结算可能为假药,消费者可主动识别回流药 [3] - 购药小票将显示追溯码信息,消费者从被动消费转为主动监督 [3][6] 对医药机构的影响 - 药店需建立覆盖采购、验收、销售的全链条质量管理体系 [6] - 结算流程重构,需投入系统改造和扫码设备,小型单体药店成本压力显著 [6] - 追溯码纳入飞行检查范围,违规机构将面临重罚甚至吊销医保资格 [6] 对药企的影响 - 药企需完成"一物一码"赋码,建立追溯码、医保编码和商品码的三码合一映射库 [6] - 追溯码有助于打击回流药,维护市场秩序和品牌商誉 [7] - 长期看可升级供应链数字化,直接连接消费者,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7] 政策配套与行业趋势 - 国家医保局要求医疗机构"应采尽采、依码结算",省级采购平台实现"无码不采""无码不付" [5] - 《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追溯码监管应用 [6] - 追溯码延伸至集采和医保谈判领域,成为医保定点资格核心指标 [1][6]
@所有购药人!今起不扫码医保不结算,还有哪些影响?
第一财经·2025-07-01 13:12